1.定項。每個維護點檢查哪些項目也要有明確規定。每個點可能檢查一項,也可能檢查幾項。
2.定人。由誰進行檢查,是操作者、維修人員還是技術人員,應根據數控機床檢查的部位和技術精度要求,落實到人。
3.定法。怎樣檢查也要有規定,是人工觀察還是用儀器測量,是采用普通儀器還是精密儀器。
4.檢查。檢查的環境、步驟要有規定,是在生產運行中檢查還是停機檢查,是解體檢查還是不解體檢查。
5.定標。對每個維護點要逐個制訂標準,例如間隙、溫度、壓力、流量、松緊度等,都要有明確的數量標準,只要不超過規定標準就不算故障。
6.定期。多長時間檢查一次,要定出檢查周期。有的點可能每班要檢查兒次,有的點可能一個或幾個月檢查一次,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。
7.定點。首先要確定一臺數控機床有多少個維護點,科學地分析這臺設備,找準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位。只要把這些維護點“看住”,有了故障
就會及時發現。
8.記錄。檢查要詳細做記錄,并按規定格式填寫清楚.要填寫檢查數據及其與規定標準的差值、判定印象、處理意見,檢查者要簽名并注明檢查
時間。